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读余秋雨《艺术创造论》,谈艺术创造中的模糊性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0-12-29浏览次数:216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句选自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汉江临泛》一诗中的名句用轻描淡写的笔触,模糊的手法,化实为虚,若有若无的手法将开阔江面,宽广天地,袅袅云端的幻妙溶于一句中,实在是得天独厚,惟妙惟肖。
模糊性不但体现在中国诗里,在广大的文艺作品创作中,模糊性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在读完余秋雨老师的《艺术创造论》之后,我想即“艺术创造的模糊性”作一些总结和自我的感想。
首先,我认为一切文艺作品的内核就是“人的存在感”,而“人的存在感”本身就是模糊的。人存在于这个复杂的社会世界中,他的性格也是动态的,多重的,并不是稳定的,那么作品中的人物的行为也必定是多重的。同时,作品中的人也往往对自身的认识存在着模糊感,以及在种种的不确定中进退两难。此刻艺术作品中的模糊性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因为主人公对于自身的存在就是不清晰的,模糊的,没有绝对的。比如,电影《叶问》中,叶问打败日本人后,双眼模糊地站在台上,俯视着为他呐喊的热情群众,直到一声枪响他沉闷地倒下。此刻,若叶问也慷慨激扬的抒发一番爱国热情的话,就大大降低了审美感,他的心中不应该是热情和清醒的,他一时的胜利和整个国家的衰亡,以及他过去背负的承重负担和这片刻的欢悦交织在一起,他不知道自己应该是苦是笑,在这个枯竭的土地上明天他的方向?他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但是相对整个坠落的国家,难道是他个人微小的力量承担得了的吗?这些都交织在一起,最后国家大义,民族感受都成了手段,苍茫的个人才凝结成了重中之重,各种感受的交织必定是模糊的,没有确定性;放大了来说,就好像艺术排斥法律、道德、历史的眼光,自然就不会产生对一方故意的偏向。有确定性就不是“人的存在感”了,就变成了精神的灌输。这是科学的,就不是艺术的了。艺术是在模糊中不断地追求和探讨,精神的灌输是教条的,排斥生命状态的。再比如,电影《钢琴师》中,一方面纳粹人表现中种种的残暴和冰冷,另一方面又刻画了一个外表强硬,其实善良,儒雅,正在思念家人的纳粹军官柔软的心,在战争结束即将之际,这位军官表现出的沧桑,荒凉的心灵让我们回味起来总是十分感慨,无法明说他的情感。未知的苍茫感是两难的,不能把握的,这样的迷茫本来就是无法解决的迷,本是自由的人但处于身不由己的逆境,常常是不能用简单的手段去超脱的,这种模糊感也只能让我们去品味,不能去寻到唯一途径的。
艺术是一门“人学”,艺术家们在研究人时,必定会排除人的后天积累,追究到人在自然中的原始遗传,本书中提及弗洛伊德认为“深潜层次的潜意识活动来自于与生俱来的欲念和冲动。”优秀的文艺作品很多着力与人的潜意识,唤醒本能。若人在自己的宇宙中,研究个人的深潜心理,必定会有许多突发性的感受,有很多梦境一般的灵光和幻想常常是很多人无法体会到的,因为个人的遇见不同,激发潜意识的诱因也一定各有不同。对于“集体的深层意识”虽然书中写到“对个体的偶发性潜意识进行了选择和过滤,因此更具有一种原始意义上的必然性,但仍然是模糊的存在。我认为深层潜意识就好像一块长满棱角的石头,如果在外皮不断地均匀地刷上油漆,到最后呈现出的形状就是个圆球型,不可能再能看见棱角。一个人的蒙昧童年,一个国家民族的雏形,慢慢被他的后来经历,各种影响所抱紧;但无论如何,棱角总是存在的,这个球型即使趋近于完美,但是永远不可能达到完满,透过极其细腻的感受和触摸,我们依然能感受棱角的存在。比如阿Q,鲁迅用旁观者的眼睛描述了一个走向死亡的人,他用冷静地陈述,冷静地观察塑造人物,从个别片段来看,有些情节似乎就是在描述一个人的行为,并无新奇可体察,这就是潜意识表现在外形上的模糊性,但读完以后,却有一种灵魂上的震撼,引起了普遍的共鸣,一针见血地扎进了深处。观赏梵高的《星空》粗线条的笔触,扭曲的宇宙,描绘是这样的混沌,但是正是它的混沌将宇宙和土地包容在一起,顿生一种人类之渺小,寰宇之无穷无尽的怅然。再比如张爱玲,虽然她是一个世俗的作家,但是她在写作中,剥开中国女性被道德礼教束缚的外表,挖掘出她们真实的欲望和体验。比如《沉香屑第二炉香》中,悲剧的发生看似是自然而然,似乎是一个男人将自己逼上绝路,但是其实是愫细的性无知间接杀死了爱她的男人。《心经》中,张用清淡优雅的笔调描述处在豆蔻年华的许小寒对父亲的爱,但是读完全文,那种变态的恋父情结不经让在心灵上人毛骨悚然,这种阴暗的感情确实在很多女性身上存在着萌芽,张没有赤裸裸地提出对这种心理进行提纯,但是在模糊的表现中缓缓铺成,最后让人的感受水到渠成很多作品都是作者在模糊地感受和探索中长期地体察个人的,国家的深层心理,而它是模糊的,无知觉流露的。而接受者在文艺作品中的第一感觉常常是感性的,不假思索地对整体产生一种灵魂上的,说不出缘由的震撼,这种感受或许在分开剖析的过程就会受到种种后天影响而消散。(这也是知性的思考方式,在此我表示,我终于理解了朱老师的话——知性是科学的,知性不能掌握美。感性也不能掌握美,但是美天生是感性的。);这也是一种深层心理的模糊性体现。
也许正是因为艺术的模糊性,所以在表现手法上艺术家也用模糊地手法,来表现伟大恢弘的生命体验。我认为一切为了故意模糊而模糊的作品一定不是好的作品,相由心生,模糊的手法来源于生命本质存在的模糊,这是浑然天成,理所应当的。只能通过模糊来看到艺术形象的意义,以及更多广阔无穷的意义。模糊的手法排斥清晰地逻辑,使接受者能够宽泛会意,并且也使读者在接受过程中因为不受绝对意义的影响,也比较轻松和愉悦,不受控制自由地进出。也许蒙娜丽莎的微笑的魅力之一也源于如此。
读余秋雨老师的《艺术创造论》,对于艺术模糊性的一些浅薄认识已经让我感到艺术之伟岸,艺术创造之无穷……

                                                                                        (作者/10戏文:谌桔)